教师促进师幼互动的支点
陈鹤琴先生在创立“活教育”理论时,提出“教师要活”。所谓“活”,就是指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具备活的教
育思想﹑活的教学手段﹑寻找活的教材,培养活幼儿。我们在师幼互动过程中,重视的大多是常规﹑形式﹑
结果,“活教师”的内涵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那么教师应如何用更好的“活”来有效地促进师幼互动呢?

一﹑寻找沟通点
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这种“平视”的眼光也就是要真正地走进
孩子的心灵世界,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如果能达到这种“视界融合”,寻找到通向他们心
灵世界的通道,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找到引导他们的适宜的方法。那么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飞飞没有在
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为什么佳佳要把娃娃家的餐具搬出来。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幼教工作者
应该把孩子真正提到“他们是一个人”的基点上来,多去关注一下孩子们在师幼互动中的体验,多关注一下
孩子们那些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表现,并去考察一下他们行为的理由。当然这一切都是以尊重幼儿﹑信任
幼儿为前提的。幼儿是发展中的人。他们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这种帮助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
人世界,使之成熟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对话﹑
沟通﹑理解。

二﹑把握兴趣点
教师要参与到幼儿的“工作”当中去,帮助﹑引导幼儿发现﹑解决问题。即抓住兴趣,挖掘有价值的教育内
容,与幼儿共同合作学习。教师应追随幼儿,依据自己对幼儿的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
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纲要》中也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
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师幼只有在共同参与探索,共同提出设想,共同寻
找材料,共同寻求答案的互动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促进情感的交流。在这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
儿是一种滋润式的哺育,而不是倾泻式的灌人。

三﹑探究深入点
即用适时机会,把幼儿的兴趣点推向更高的层次。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有限,探索较多停在表面上,
而且探索行为随时都可以发生,如鞋为什么会唱歌?为什么打电话可听到对方的声音?幼儿各种各样的好
奇心都是基于他们对事物认识的兴趣,即使有很多问题在教师看来都很简单甚至是谎诞离奇的,教师也应
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尝试,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体验,这时教师就要对幼儿点拨﹑
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如当幼儿对动物的探索停在外形上时,教师就要寻找“放大镜”,把孩子的兴趣点引
导动物内部奥秘的问题上。

当然,在师幼互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把握一个度。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教师要
在孩子动了脑筋而问题不得解决时再行启发,学生才会善于类推,由此知比。陈鹤琴先生指出:幼儿世界,
是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这
也意味着幼儿投入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提供一个充分的“活”的空间,给予幼儿自我发现的机会。

四﹑挖掘闪光点
即用欣赏的眼光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
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每一个幼儿都有被认可的欲望,当他千
辛万苦完成自己的活动后,如果教师对孩子的活动及其成果表现出惊奇﹑兴趣﹑欣赏,甚至由衷的喜悦,
那么就能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以某种方式还给他们,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动力。让幼儿在身心感到愉悦
的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进而使他们富有创造的勇气和热情。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
理论中也对教师提出“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地的命令,或语言﹑或文字﹑或图画﹑或动作皆可以暗示”。作
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幼儿教师,更应努力消化这一点,并付诸实践。

我理解的互动应是包含着智慧的激发,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在
这样的互动中,教师不是以从上至下“倾泻”或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儿童,而是一种哺育,一种滋润。”

声明:小豆豆幼教网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出自网络,所有提供下载的软件和资源均为软件或程序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如有侵犯你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站将立即改正,同时删除小豆豆幼教网的文件。 本站原创资源发布会标注。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禁止商业使用!